Cover image

景泰蓝——收藏界的宠儿

Author avatar

道朗格

2023-02-14

“收藏若无景泰蓝,藏尽天下也枉然”。一句话,道出景泰蓝尊贵的身份与地位。

因其昂贵的用料、精妙绝伦的工艺以及稀少的存世量,景泰蓝不仅是投资收藏佳品,更是国之瑰宝。

国之瑰宝,人文底蕴深厚

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在电视节目中说过,景泰蓝极为珍惜,大部分在故宫馆藏,十分罕见。比如“清乾隆掐丝珐琅爵杯”“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花纹盏托”等。

作为宫廷艺术的代表,景泰蓝自诞生就被打上皇宫“御用”的烙印。百年间,一直是皇家认定的器皿。

景泰蓝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珐琅工艺金属工艺品,因为大成于明代宗景泰年间,所以称为景泰蓝,学名是铜胎掐丝珐琅。现在的“景泰”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年号,被赋予了更加美好吉祥的寓意。

因此,近年来景泰蓝常作为国礼出现在外交场合。2014年北京APEC期间,名为《四海升平》的景泰蓝瓶器就作为礼物赠送各国领导人。

工艺精湛,绝技高天下

据史料记载,景泰蓝初见于元代。晚清时期,有诗词赞道,“就中绝技高天下,压倒五洲景泰蓝。”

景泰蓝的用料十分昂贵,大部分以铜胎为主,也有用金银铸胎。珐琅多用天然矿石、宝石加工而成。在鎏金环节,耗费的金量更是可观。因此,景泰蓝的工艺成本比同等尺寸的瓷器要贵出许多。

比高成本更有名的是其复杂的制作工艺。百年来,景泰蓝无法用机器代工,只能手工制作。设计、制胎、掐丝、粘丝、点蓝、烧蓝、磨光、鎏金等环节一个不能少。而且,一个炉窑只能烧制一个景泰蓝,所以产量也极少。

因此,每一件景泰蓝的问世,都凝聚了工匠大量的心血,将其称为国之瑰宝毫不为过。

曾拍出1.295亿港币天价

因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极少的产量,近年来景泰蓝屡拍高价。

根据香港佳士得拍卖数据,2002年“明景泰御制掐丝珐琅缠枝番莲莲蓬盒”成交价为1057万港元。2005年,“清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图景泰蓝笔筒”以1140万元成交。

2010年的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最引人关注。一对景泰蓝“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”拍出1.295亿港币的天价,创下掐丝珐琅器的世界拍卖记录。

如果以单品来看,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御制诗句方壶,2002年中贸圣佳秋拍价格为 55万。三年后,成交价190万,3年升值3.5倍。由此可见,景泰蓝极具收藏价值。

景泰蓝,是收藏界的宠儿,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。